聚焦 | 音乐和知识产权
音乐和知识产权
本期特刊探讨了音乐与知识产权如何同频共振,相互促进。了解行业数据,流媒体服务为何能在曾经充斥盗版的市场上报告创纪录的版税,以及技术如何在版权管理和补偿方面创造机遇和挑战。
通过我们对人工智能、创意和版权交叉领域的分析,进一步了解您喜爱的音乐背后的知识产权。此外,国际艺术家还分享了驾驭知识产权的实用方法。

音乐周边产品:音乐家打造品牌的新关键
泰勒·斯威夫特(Taylor Swift)和蕾哈娜(Rihanna)等音乐人如何在音乐之外建立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知识产权帝国,同时面对商标挑战,在创意控制权与商业成功之间取得平衡。

走进中东和北非地区的音乐热潮:与Spotify的Imad Mesdoua对话
从政府投资到流媒体平台,Spotify的一位高管告诉我们是什么推动了中东和北非地区录制音乐的发展,以及该地区的艺人们如何走向世界。

国际唱片业协会(IFPI)回顾音乐产业数字化转型十年
国际唱片业协会的数据显示,自2014年以来,音乐产业收入翻了一番,达到296亿美元,其中流媒体收入目前占69%。了解该行业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,以及艺术家们是如何取得成功的,尤其是在曾经受盗版重创的地区。
尼克拉斯·莫林德(Niclas Molinder):音乐创作者需要转变其对元数据和IP的思维方式
阅读瑞典音乐制作人尼克拉斯·莫林德如何敦促创作者进一步保护其元数据,以便得到更好的行业保护。
人工智能时代的版权使用费:为人工智能生成的歌曲向艺术家付费
在创作人工智能生成的音乐时,生成式人工智能(Gen Ai)模型会用现有数据集进行训练。了解人工智能用现有音乐生成歌曲时的版权使用费情况。
V'ghn:格林纳达索卡音乐王子兼产权组织最新知识产权青年大使
格林纳达冉冉升起的索卡音乐明星V'ghn正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,不仅因为他的关注者越来越多,而且因为他是产权组织最新的知识产权青年大使。了解他对音乐家如何将艺术创作转化为持久生计的见解。
超越音乐版权范畴:K-pop粉丝群围绕知识产权问题的集结方式
韩国流行音乐(K-pop)的粉丝们不只是消费者——他们还是知识产权调查员,通过扫描数据库来确定偶像的未来动向。与此同时,K-pop产业扩大其知识产权战略,以利用这些超级活跃的粉丝群。
中国音乐产业的版权保护
自1991年以来,中国在保护音乐版权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。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日益发展的今天,平台、集体管理组织和新法规将如何塑造该产业的未来?
AI声音克隆:一位宝莱坞老演员是如何开创法律先例的
配唱歌手阿里吉特·辛格是Spotify平台上最受关注的艺人。其声音被克隆后所引发的法院诉讼突显出人们关于AI、IP和人格权问题的担忧日益增加。
极大的机遇:知识产权是如何帮助佛得角音乐人的
Solange Cesarovna被誉为莫尔纳女王(Queen of Morna),并在葡萄牙语非洲地区被公认为热情的版权大使,她将分享自己设立集体管理组织(CMO)以及负责艺术家权利方面的经验。
The Lijadu Sisters and the power of copyright-backed reissues
The Lijadu Sisters were one of Nigerian music’s most influential acts. Despite their success and lasting influence, they faced unpaid royalties and copyright infringement for years. Now a reissue campaign is ensuring they get the credit they deserve.
法庭之上:艾德·希兰在音乐版权侵权案中胜诉,但事情还没有结束……
2023年5月,美国一家法院裁定,艾德·希兰(Ed Sheeran)的热门单曲《自言自语》(Thinking Out Loud)没有抄袭马文·盖伊(Marvin Gaye)的《尽情欢爱》(Let’s Get It On)。本案的关键在于,虽然两首歌的某些部分相似,但这些部分是不受保护的要素,人人都可以免费使用。
人工智能——技术与创造力的协同作用
人工智能与创造力可以共存。索尼音乐的Geoff Taylor认为,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建立合乎道德的合作关系,而非剥削。了解人工智能如何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同时让音乐转型。